苹果真的在碳中和上“遥遥领先”吗?

前言:

 

9月13日,苹果召开秋季新品发布会,不少网友吐槽,整场发布会听下来什么也没记住,就记住一个词——碳中和。苹果宣称Apple Watch Series 9的净碳足迹降至零,是苹果有史以来第一款碳中和产品。前几个月,雀巢、古驰(Gucci)、索迪斯才宣布放弃碳中和目标,苹果却在这个时候推出碳中和产品,并再一次表明实现气候目标的雄心,是因为在产品和设计方面的创新已经“乏善可陈”,还是真的想在气候领域有所作为?苹果推出的碳中和手表是真的零排放手表吗?“碳中和”究竟是不是谎言?

 

近年来随着气候行动的推进,碳中和概念也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新闻报道中宣称所建设的园区、工厂,以及生产出的产品都是零碳的。一时之间,零碳建筑、零碳园区、零碳产品等概念竟遍地开花,碳市场建设呈现一片蓝海。然而,在欧洲发生能源危机后,西方国家集体放弃碳中和的传言四起,有的人认为,气候责任是西方国家打着环保的名号在“道德绑架”发展中国家,实现碳中和是一个“谎言”。事实真的如此吗?从近年来国际企业陆续撤回碳中和声明的举动中,我们能看出什么?

 

 

— 01 —

“碳中和”是谎言吗?

 

解决气候危机的紧迫性促使政府和公众对双碳领域的关注日益增加,企业积极进行减排降碳、制定碳中和路线图的行为受到消费者的认同和追捧,绿色低碳成为企业新的品牌竞争力。然而,在前几年高调宣布碳中和目标的头部企业,却陆续宣布撤回碳中和声明。这无疑会影响到企业的信誉和形象,却不止一家企业做出类似的举动,究竟是什么原因?我们可以从最近宣布放弃到2025年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全球领先企业索迪斯身上找到答案。

 

索迪斯企业责任总监阿特金斯-莫里斯表示,“我们决定不再维持碳中和承诺。我们希望将原本用于抵消碳的资金用于公司内部的去碳化措施。”该公司目前已将总排放量(928,160 tCO2e)比基准减少了33%,但在不购买碳抵消的情况下,继续取得进展是“艰难的”,即使在直接(范围 1 和 2)排放方面也是如此。

 

阿特金斯-莫里斯表示,“我们觉得自愿碳抵消市场目前并不适合我们。希望我们的勇敢能让其他人也迈出这一步,但企业必须 ‘拥有自己的净零碳旅程’。”因为短期内仅依靠企业自身力量完全实现净零排放难以做到,所以索迪斯撤回声明实际并不是放弃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努力,而是重新审视减排行动的真实目的。将资金转向企业的节能改造,真正实现全流程减排降碳,“不仅从索迪斯的角度,而且从社会的角度来看,这都是对资金的最佳利用。”

 

 

 

— 02 —

碳抵消还可靠吗?

 

从索迪斯等国际企业宣布放弃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事件中,可以看到问题的关键在于碳抵消的可靠性。虽然低碳技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快地进入市场,但创新仍需要时间。由于技术和成本的原因,大多数企业根本不可能依靠自身完全消除或减少排放,碳抵消的使用便成为实现企业碳中和的重要工具

 

碳抵消使用的减排量来源于碳交易市场覆盖范围以外排放源产生的碳减排或碳封存。可参与碳抵消机制的项目通常分为两种:

 

①采用化石能源替代等方式实现的碳减排,如风电、光伏、垃圾焚烧等可再生能源项目;

 

②通过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达到减排效果,如林业碳汇、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等。

 

其中,第二种增加林业碳汇的方法饱受争议。一方面是由于树木生长并中和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需要花费较长时间,难以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另一方面,为增加固碳量而不断提高树木的种植密度,导致森林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大大上升,燃烧导致固存的二氧化碳又回到大气中,甚至产生的环境危害进一步加剧。

 

 

同时,碳抵消机制存在的缺陷也令市场担忧。碳抵消产生的价值很多情况下并不透明,中创碳投周红明表示,“很多碳减排项目点位分散,时间、空间尺度都很大,很难通过人工全面检查,若没有高质量的数据监测手段(比如在线检测、碳汇遥感监测等数字化设备),很难保证项目减排价值的真实性、客观性,这是碳抵消市场长期面临的挑战。”

 

在英国《卫报》2023年1月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全球领先的碳抵消项目供应商Verra发布的森林保护碳抵消额度中,超过90%的雨林保护项目抵消额度很可能是“虚幻信用”,并不代表真正的碳减排。一石激起千层浪,尽管Verra组织对此迅速进行了反驳并提出强烈异议,但依旧无法避免碳抵消项目陷入“漂绿”的泥潭。曾购买Verra核准的雨林碳抵消用以发布其环境声明的企业,如Gucci、壳牌、易捷航空、Leon快餐等,都不同程度上面临信誉问题,这也让企业重新审视碳抵消的可靠性,成为集体放弃碳中和目标的“导火索”

 

此外,许多企业的减排行为过度依赖于购买碳抵消的方式,并喜欢在宣传中夸大其词。例如,2021年达美航空斥资1.37亿美元采购了2700万个碳抵消信用,并将自己标榜为世界上“第一家碳中和航空公司”,这让消费者在购买机票时认为航空公司对环境没有造成影响,出行是完全低碳的。但事实上,它严重依赖碳抵消,而并非实现净零排放,这种“误导性的宣传”导致达美航空面临美国消费者的集体诉讼。

 

碳抵消市场的乱象让消费者和投资者逐渐失去信心。可以看到这次苹果发布的碳中和手表,也并非是零排放手表,根据官方的说法,通过清洁电力、回收材料、非空运物流等措施,现阶段Apple Watch的减排量最高达到了78%,而剩下的22%的排放是通过碳抵消来实现的。碳抵消存在的问题会成为抨击苹果碳中和手表实际并不“碳中和”的bug吗?企业不应该再用购买碳抵消的行为来实现碳中和了吗?

 

 

 

— 03 —

企业碳中和的未来在哪?

 

在迈向净零排放的道路上,碳抵消让无法快速进行低碳转型的企业,可采取灵活的机制去实现碳中和,承担部分气候责任。同时,引导更多资金流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支持低碳技术的创新及落地应用,推动全社会减少或消除排放并帮助加速向低碳经济的转变。

 

面对碳抵消市场存在的问题,苹果也努力采用高质量的碳信用来抵消剩余的排放。此次用于抵消剩余排放量的优质碳排放权将来自Restore Fund 对 Arbaro Advisors 和 BTG Pactual Timberland Investment Group 项目的投资,这些项目正对巴拉圭和巴西的优质生产性森林和原生生态系统展开修复和保护。

 

实际上,碳抵消机制的存在并不是原罪,而是市场需要进一步规范。索迪斯企业责任总监阿特金斯-莫里斯表示,“自愿碳市场(VCM)有可能失去发挥作用的机会。自愿碳市场需要加大力度,保持一定的严谨性,否则它将开始看到一些它所拥有的资助途径逐渐消失。”

 

自 6 月以来,自愿碳市场倡议(VCMI)和自愿碳市场管理委员会(IC-VCM)一直在合作,以 “建立一个综合的市场诚信框架,确保自愿碳市场整个价值链的质量、透明度、可信度和问责制”。可以看到自愿碳市场在努力做出转变,但大企业已经开始反思减排策略的有效性。如索迪斯、雀巢、Gucci等做出将原本用于碳抵消的资金用于推动自身减排的决定,虽然从表面上看,企业碳中和的步伐可能降速,但实际上是企业开始正视对减缓气候变化所做出的贡献,并主动承担更大的减排责任,属于积极作为,这也为其他中小企业的碳中和道路指明了方向。

 

即使在未来,自愿碳市场将逐步规范,碳抵消项目的质量进一步提高,企业也不应该将碳抵消作为减排行为的首要工具,而是将更多资金和精力放在企业自身的节能改造和低碳转型上。在全力减排之后,碳抵消才是最后要考虑的方向。

 

不使用碳抵消的减排方式让许多国际企业的“碳中和”目标无法按时达成,但这并不意味着目标被放弃。尽管“碳中和”概念的提出可能掺杂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因素,但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最终实现人类的自我拯救不是谎言,而是全球必须携手合作共同实现的目标。

数据加载中...
数据加载中...

产品标题

剩余 0

购买数量
- +
确认删除?
忘记密码
微信登录

登录

请登录你的账号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立刻分享给好友

点击屏幕右上角将本页面分享给好友

知道了

授权获取定位

show